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> 2017年第24期
编号:13110443
BNP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断中的应用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7年8月25日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2017年第24期
     2 结果

    2.1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NYHA分级心功能指标及BNP比较

    对比结果显示,NYHA分级越高,LVESD、LVEDD、BNP数值越高,LVEF数值越低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,见表1。

    2.2 两组心功能指标及BNP比较

    观察组LVEF低于对照组,LVESD、LVEDD、BNP水平高于对照组,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,见表2。

    3 讨论

    心力衰竭是由于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、心肌病、心肌梗死、心肌炎等多种因素其中的任何一种造成的心肌损伤所致,导致心肌功能及结构上的变化,最终由于心室充盈低下或心室泵血而导致衰竭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表现通常为逐渐出现体液潴留、全身乏力及呼吸困难。相对于急性心力衰竭而言,慢性心衰指的是持续性存在的心衰状态,分为失代偿、恶化和稳定三种结局。对心力衰竭的治疗目标不仅在于改善临床症状,还需要针对心肌结构加以干预,重构机制下对心肌的发展产生延缓效果,降低死亡率及再次心衰发生率。临床诊断方面,若患者患有高血压、冠心病之类的心血管疾病且程度较为严重 ......
上一页1 2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4338 字符